节日档案馆 > 节日风情 > 传统习俗

除夕守岁的意义

除夕守岁的意义

守岁,又称照虚耗、熬年、熬夜。指在除夕之夜守候岁尾,农历三十夜里熬年守岁,以辞旧迎新,期运平安。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,守岁之俗由来已久。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: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为“馈岁”;酒食相邀,称为“别岁”;长幼聚饮,祝颂完备,称为“分岁”;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曰“守岁”。

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天”,除夕之夜,全家团聚在一起,吃过年夜饭、点起蜡烛或油灯,围坐炉旁闲聊,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,到唐朝初期,唐太宗李世民写有“守岁”诗:“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”。直到今天,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。

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:年长者守岁为“辞旧”,有珍爱光阴的意思;年轻人守岁,是为延长父母寿命。自汉代以来,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。在寒暑相交的岁末,古代汉族人民把除夕看作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。他们先是进行大扫除,然后于灶台供奉灶君奶奶、家门、畜圈贴春联、吃年夜饭、给长辈磕头拜年、放爆竹、包饺子、馈赠红包、守岁等。既有深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又有阖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温馨与幸福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