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日档案馆 > 民族节日

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风俗特点

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风俗特点

一、春节

蒙古族人民将春节称为“白节”,与奶食的洁白有关。藏族传统上的春节叫“洛萨”,而门巴族则称为“洛雪”,是藏传佛教宗教节日之一。维吾尔族称春节为“古尔邦节”,主要节日活动有会礼、联欢、吃团圆饭等,各族人民互相拜年,并赠上自己家的土特产。

二、清明节

又叫踏青节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,春分后第15日,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,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。

三、端午节

又称为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等,日期在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“五月节”。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、端午食粽、挂艾草菖蒲和艾叶、戴香囊、避五毒等。

四、中秋节

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节日期间,人们赏月、祭月、吃月饼,习俗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看花灯等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